课程思政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思政案例

课程思政案例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专业课堂和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药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性,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双重性”的特点。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做好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要将科学精神、医学人文素养、职业情操以及中医理论指导实践的理论自信和理论的传承创新这些内涵都融入课程思政。由此,我们拟定了课程思政的7个思政元素,分别是家国情怀、理论自信、仁心仁术、文化自信、传承创新、责任使命、探索求真。

[家国情怀] 指的是学生能够自觉了解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理解我国现当代医疗卫生政策“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积极拥护党和国家关于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方针政策。同时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全球视野,使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理论自信] 指的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认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建立中医思维。中医思维主要包括中医理论体系的原创思维和临床实践活动的应用思维。中医理论体系的原创思维指的是象思维、系统思维和变易思维。在天人关系认识的原创思维指导下,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司外揣内的应用思维。

[仁心仁术] 指的是济人医德和良好医术的统一,学生能将“大医精诚”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自信] 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认同中医学植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承创新] 指的是学生能够在立足中医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创新地结合时代条件,对中医学学科范畴中的概念、理论、方法做出新的阐释或者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责任使命] 指的是学生在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人文事件的正确引导下,树立公共参与的意识,增强责任使命,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担任的时代新人。

[探索求真] 指的是学生具备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及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关键科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