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千里
“家国情怀、仁心仁术、文化自信、探索求真”
时惟己亥,楚地疫害为祸郡城,所过之处嗷嚎四野!此时,为一国,封一城!大江以北,有无数中医师,携针药,浩荡南下,驰援武汉城。武汉城外,有医甲钟南山,携雷火二神破疫潮,率三十万白衣战仙镇守武汉城,为华夏守生死门。先锋大将李文亮医师战死城外,众医者,死战,不退!留后人歌!
先生,山海旷远,少年该以何种心境在中医之路上求学?
像风走八千里兮,不问归期;
如千里戎马走单骑兮,八方为敌;
似燃烧之星辰坠落海底兮,珊瑚遍地;
如揉碎之白云绕山成河兮,奔流不息;
又似晚风拥抱月亮兮,不自量力;
更如海浪亲吻礁石兮,至死而已!
虽桑移沧海橘植北地兮,不合时宜,
亦枯草燃尽兮,昨夜风起!
画面定格在那年初秋时节。
秋季的白云山栈道旁,
却有春风起于南墙,轻抚垄上,
一日长安,半世洛阳。
少年与老中医栈道同行,
入秋时节,却令人如沐春风。
山气挽日夕,飞鸟结伴还[6]。
满目奇峰最可观。
壁立千仞,峰擎日月,秀极破青天。
举手近日月,撑持天地与人看,
有老夫子开中医大道天关!
故友之遇言熠熠,恋人之遇话依依。
唯有古医之遇,不奇在语奇神意。
如端砚泼墨,狼毫挥笔,似随心而动,恰自成神意。
我来正值泼墨雨,两岸紧束风大怒,
云涛诈起涌万重,洪水冲夺游人路。
我曾观山更观瀑,瀑下静立一白鹿,
后有老先生牵鹿走,
再有调头笑[1]。
老先生道:我曾白衣如雪走人间,
我曾星河相伴途经空冢。
我曾独坐长夜只饮一酒,
我曾十年孤守生死边境。
我曾风流仰天去,
我曾镇守武汉城。
语罢月落西山水茫茫,
只觉石梁之下烟苍苍,雷琅琅。
夹以远游客胸中意气,浩浩荡荡如河江。
一人喃喃,群山回响,
方寸之间,大是壮观。
那一年,少年有幸得见,
中医大道之上,曾经有人,身无别物,唯有仗剑直行。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云程发轫[8],培风图南[9]。松声竹韵,不浓不淡。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5]。我有一剑,常鸣心间。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暗柳萧萧,飞星冉冉[4]。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7],青衿之志,履践致远[3]。
那么先生,寸心千里何解?
是那黄帝独坐方寸,叩问天机,传下内经,泽被万民;
是那神农氏,欲“令民知所避就”尝遍百草,在山川大地上留下的坚毅足印;
是那扁鹊不忍巫术乱医,行走列国,创望闻问切,终使巫医分离;
也是那华佗,悲悯病患之苦,寻药万千,终成麻沸散的外科传奇。
是那仲景痛失宗亲,不愿伤寒邪气再次伤人,苦心孤诣,终奠理法方药之基。
也是那董奉,秉持医者仁心,终使荒原,遍地杏林。
是那孙思邈,大医精诚,为后世医者仗剑登高,铺路搭桥。
也是那钱乙“小儿无过,不应受药邪复伤”的赤诚少年心。
是那宋慈于万千冤假错案间,摘出的洗冤集录。
也是程钟龄,为后辈成功踏上中医大道,所赠的医学心悟。
更是当今庚子鼠年,先锋大将李文亮医师,与子同袍,战至最后一刻的坦然。
也是医甲钟南山,临危受命,携雷火二神,千里奔袭,誓死镇守武汉城的决然。
更是从八方汇聚于武汉城下的白衣战仙,与疫病狂潮对冲中,死战,不退的壮烈!
你说,寸心千里,究竟何解?
我辈当缅怀!
酒一杯,敬先锋文亮;
酒二杯,敬医甲南山;
酒三杯,敬所有与疫潮死战不退的白衣战仙。
先生,学生,明白了。
但暂时还做不到。
会在今后的求学路上不断印证,而后践行!
善!
那么临别赠言,与君共勉?
先生请讲,学生谨记在心!
少年郎,寸心千里,山海旷远,不要因为一时受挫,就变得胆怯。
参考诗篇
[1] 清,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2] 清,姚鼐《登泰山记》
[3] 宋,无名氏《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4] 宋,姜夔《湘月/念奴娇》
[5] 宋,辛弃疾《念奴娇·梅》
[6]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7] 汉,班固《汉书冯奉世传》
[8] 战国,楚·屈原《离骚》
[9] 战国,庄子《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