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要求,做好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10月3日下午,学校人事处和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了“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会,邀请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研究员顾晓英博士为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会由人事处处长何敏主持,全校30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顾晓英博士做了题为“从大国方略到量子世界——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的成效与经验”专题培训,通过展示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创新探索以及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历程,介绍了上海高校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详细讲解了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和框架设计,充分展示了上海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要如何“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从当今社会热点和大学生迫切需求入手,努力引领他们感受时代、读懂中国、养成家国情怀,在民族未来中看到个人的前途与责任。从而使我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培训结束后,我校教师纷纷就“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问题,顾晓英博士就老师们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并指出“课程思政”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思考人生”,强调专业课教师要增强思政意识,准确把握不同性质的课程特点,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注重知识含量。

本次培训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推进我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工作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顾晓英博士,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多年来,始终坚守在思政课的讲台上,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取得的成果丰硕。1998年,参加上海大学青年女教师教学比武,获得一等奖。2007年率先启用思政课“项链模式”教学,联袂策划运行“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试点工作。领衔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新中国”,领衔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重点课程2门。出版了《一身一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研究》专著一部,主编了《大国方略课程直击》等书著6部。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思政工作者、上海市最美思政课教师等。2017年获上海大学校长奖,2018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