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学院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为2013级临床一班、二班、三班和妇产科班开设了地方中医特色教学课程《新安医学概论》,经过9周新安医学学术历程、学术流派和创新学说的理论学习后,于10-12周(4月25日-5月9日)在各班安排了8个学时的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活动采取师生换位教学的形式,在黄辉老师的指导下,每班同学自由组合分成10个小组,每组自主选择新安医学领域中的一个主题,通过课下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分工,制作PPT等准备工作后,由一位同学在课堂上主讲,老师简要点评。
在课堂讲课环节,同学们准备充分,各小组PPT制作精美,各具特色,视频音频各显其功,配乐动漫各展其能;对于主讲的内容熟稔于胸,汪机、徐春甫、孙一奎、方有执、吴�、汪昂、程钟龄、叶天士、吴谦等新安名医脱口而出,黄氏妇科、张一帖内科、郑氏喉科、王氏内科信手拈来,《古今医统大全》《赤水玄珠》《伤寒论条辨》《素问吴注》《本草备要》《医学心悟》《临证指南医案》等新安医学名著如数家珍,故事讲解亦生动形象,语言表达清晰明亮,富有磁性,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效果理想。
换位教学的内容,从医家、医著到本草、方药、针灸,从家族世医链到分支学术流派,从《内经》校注整理到《伤寒论》错简重订,从学术的传承创新到临床的推广运用,从固本培元、健脾养胃到养阴清润、医门八法,从伤寒温病的诊疗到新安种痘的预防接种,从新安太医的作为到宅仁医会的成立,从新安理学、徽派朴学的渗透影响到徽商经济的传播、交流和促进,涉及面极为广泛,无论选题大小,概括、归纳和总结都比较到位,更有课堂教学以外的拓展、比较和发挥,体现了大学生驾驭理论知识的一种能力,表明这4个班的同学掌握了博学约取、提炼精华的治学本领和功夫。
新安医学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特色教学内容,是建立了“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教育”有机结合的中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人才的中心教学环节之一。自2008年起学校开设新安医学教改试点班以来,逐渐将新安医学教学内容推广到其他中医专业各班,2014年“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教育相结合,培养新安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人才研究与实践”教学项目,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学期在2013级4个中医学专业班首次开设《新安医学概论》课程,由医史学的教学逐步深入到学术内涵的教学,这次师生换位教学活动,就是对新安医学学术思想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学生自主讲学,课下组内讨论与课堂展示环节相结合,激发了学生挖掘自身潜力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新安医学特色和传承能力的教学培养,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医临床学院 文/图)
|
|
|